具体来看,中国与东盟在政治与安全层面,互信关系显著增强,渐趋形成了相互尊重、互相支持、求同存异的关系。一方面,中国始终坚定支持东盟在区域多边框架中的“中心性”地位,坚定地支持东盟共同体的建设与发展;另一方面,中国与东盟近些年明显加强了发展的战略对接,中国与湄公河五国建立了次区域合作机制“澜湄合作机制”,中国和东盟国家也正在寻求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倡议与《东盟愿景2025》、《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2025》进行对接。
而谈到安全领域,中国与东盟国家安全互信关系的提升是尤为凸显的。随着缅甸、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与菲律宾等众多东盟国家认识到中国在地区安全中的负责任角色,他们开始在区域安全方面向中国敞开了胸怀,中国与这些国家的双边防务对话与合作关系逐步建立与完善,中国与东盟在2018年还顺利完成了两个阶段的海上联合演习。不仅如此,以全面有效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为契机,中国与东盟国家协力推进“南海行为准则”磋商,树立了处理分歧的典范,共同维护了南海局势的总体稳定。
另外,正如马哈蒂尔所言,经贸关系在中国-东盟关系中异常重要。实际上,经贸领域也是中国-东盟关系逐步调整与歩向成熟的关键。中国连续9年成为东盟最大贸易伙伴,双方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不断得到提升。如今,在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推进落实“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进程中,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关系也在经历前所未有的调整与变化,中国-东盟经贸关系质量将会更高。不仅如此,中国与东盟国家在共同致力于尽快谈判达成高水平、高质量的RCEP,及共同维护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方面还有着显著的共同利益。
在人文交流领域,中国与东盟国家在过往15年里同样取得了积极进展和丰硕成果,而人文交流机制的创新则是双方人文交流持续发展的关键。以《中国—东盟文化合作谅解备忘录》的签署为标志,人文交流在2005 年开始成为中国和东盟重点合作的领域。以2006年的《中国—东盟文化产业互动计划》等一系列文件为契机,中国—东盟陆续构建起以文化产业合作、教育交流与合作、青少年交流与国际旅游合作等主要内容的人文交流与往来机制。以《中国—东盟文化合作行动计划》和2014年中国—东盟文化交流年活动为契机,双方致力于共同推进人文交流与合作关系。在教育领域,中国和东盟2009年10月启动了“双10万留学生计划”,希望到2020年双方互派留学生人数均实现10万人以上。不仅如此,中国—东盟中心、中国—东盟思想库网络、中国—东盟公共卫生合作基金等平台建设稳步向前,“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中国—东盟青年事务部长会议”等均在促进文教、青年、智库、媒体等领域交流方面发挥了有益作用。
鉴于此,对于中国-东盟关系的现状,中国与东盟国家领导人作出了这样的评价:“东盟同中国拥有强有力的互利合作关系,高层往来频繁,经济联系强劲,人员交流密切,量和质都得到升级。”如今,在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关系基础上,中国-东盟围绕政治安全、经济合作与人文交流三大支柱,形成了《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2030年愿景》,共同为更趋成熟的对话与合作关系明确指出了发展方向。(葛红亮 察哈尔学会高级研究员,供职于广西民族大学东盟研究中心)